罗甸“185工程”力推农业产业化发展
| 招商动态 |2012-06-14
罗甸县立足于得天独厚的“天然温室”气候和丰富的土地、水域等资源优势,使“185工程”实现“上山、下田、入水”,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向纵深发展,农业产业初步形成了“区域化布局、专业化生产、合作化联结、规模化经营”新格局,山区群众在“185工程”建设中实现增收致富。
今年,罗甸县按照结构和效益相统一原则,在品种上调“优”,在产业上调“特”,着力发展优质高效特色产业。按照“带上不断线、面上不开窗、点上要出彩”的要求,围绕幅度最大、结构最优、效益最好的“三最”目标,以“185工程”和“3211”助民增收工程为抓手,合理规划,在沫阳镇、龙坪镇、罗沙乡等地建立高标准、高规格的“185工程”示范园区。通过4个千亩蔬菜示范基地建设和7个千亩火龙果示范园建设,带动全县面上蔬菜种植面积达30万亩,新增火龙果种植面积2万亩。
在“185工程”建设中,罗甸县以项目为支撑,着力抓好示范建设,切实引导和带动广大农民群众抓好产业结构调整。以土地流转为突破口,在政策、设施、技术、项目、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,积极引进外商前来投资发展龙头企业。引进了边阳镇绿青专业合作社和斛龙千吨冷库等农业企业,为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树立了标杆。为了创建市场交易平台,加快拉动农产品销售,罗甸县在产业发展进程中同步建立了农产品批发市场,以贵阳、遵义、成都、重庆、郑州和湖南等为主要目标市场,以县城为中转点,以乡镇为产品基地,在县城设立了功能较全的大型专业农产品批发市场1个,中型批零市场2个,在乡镇设立农产品集散市场26个。
截至目前,罗甸县蔬菜产业种植面积达30万亩以上,预计年产值10亿元以上;火龙果种植 3.5万亩,挂果果园年产值达2500万元以上;水产养殖年产10500吨 ,年产值1.26亿元。
罗甸县先后被授予“全国蔬菜生产先进县”,列为农业部“蔬菜定点批发市场”、“全国园艺产品出口示范县”、“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农业标准化基地县”、“贵州省无公害蔬菜产地”,成功注册了“黔甸”牌蔬菜商标。“紫红龙”火龙果在2007年首届中国成都国际农博会上一举夺得金奖。黔龙食品厂生产的“红河鱼”牌等鱼制品倍受客商青睐,农产品品牌知名度得到有效提升。
